浙江:经济大发展 文化大繁荣

浙江:经济大发展 文化大繁荣


来源:新华网  文章作者:张晓华、张乐

市委书记王国平分析:人均GDP3500美元是目前中国各地制定全面小康的一项核心指标,也是公认的标志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拐点。这个拐点也意味着,社会发展开始进入经济反哺文化的新阶段。浙江全省的人均GDP接近5000美金,经济反哺文化不仅有需求,而且有条件。 

    近年来,浙江全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不断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初步形成。 

    “十五”期间,浙江省省级财政对文化事业单位累计投入27.75亿元。全省新建文化设施项目1100多个,总投资达213亿元。从2007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9亿元用于补助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各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十五分钟文化圈”遍布全省。钱江浪花艺术团、雏鹰计划万里行、舞台艺术新年演出季以及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村落文化等公益性文化活动持续开展,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记者在嘉兴市图书馆余新分馆看到,十几台电脑组成方阵,当地的读者可以方便地查询和调阅全市图书馆的藏书;3万册定期更换流动的图书排满了高高的书架,吸引了不少读者流连忘返。 

    以市县级图书馆为中心,乡镇分馆为纽带,以村(社区)图书流动站和图书流动车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嘉兴已初步建立。副市长柴永强说:“这一由嘉兴独创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实现了总馆与分馆之间的数字资源共享,有效弥补了城乡文化的二元结构,保障了城乡居民平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权益。”目前,余新分馆、王江泾分馆日均读者量近400人次。农村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可以及时看到自己喜欢的图书。 

    “几年的实践证明,文化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巨大的调节功能。文化越繁荣,对经济发展越具有推动力,对政治文明越具有影响力,对社会矛盾越具有调和力,对城市形象越具有塑造力。”嘉兴市委书记陈德荣说。

    文化推动经济:GDP转型增效作用初显 

    位于杭州城区北部的创意产业园区LOFT49原来是一家企业废弃的厂房。诞生之初,它所在的拱墅区政府曾在保留这个园区,还是将厂房土地拍卖换取超过2亿元收入之间犹豫不决。现如今,它已与西湖创意谷、之江文化创意园、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等其余九大园区一起,成为引领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观念的改变来源于探索和实践。文化大省建设的近10年探索过程中,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发现,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正不断拓展。当今社会,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已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 

    经过近10年的孕育和培养,一个全新的产业类型――文化产业在浙江初具规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总产出2152.87亿元,实现增加值611.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5%和18.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3.2%。国有文化单位实力增强,民营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全省现有民营文化企业4万多家,从业人员50余万人。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文化在接受经济反哺的同时,又在新的层次上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杭州滨江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等一大批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就吸纳了大量文化创意企业集聚发展。 

    作为全国首家影视产业实验

|<< << < 1 2 3 > >> >>|


·上一篇文章:女教师4次闯进危楼救出52个儿童
·下一篇文章:青年学子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9j1.cn/news/news/086261628718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