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子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青年学子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来源:河北日报  文章作者:高志顺

    青年学子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2005年9月,河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它是我省高校建立的第一所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2007年5月18日在河北大学工商学院科技广场举办了“河北2007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河北皮影进校园活动;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在这一天,非物质 undefined undefined文化遗产进校园暨河北省首届民俗文化节,在河北科技大学校园举行,受到大学生们的热烈欢迎。省文化厅命名河北科技大学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

    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青年学子越来越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的副主任杜云生说:“大学生日益成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

    民间文化丰富了大学第二课堂

    2005年3月,一些适合大学生学习、排练的艺术项目走进河北科技大学,从而拉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序幕。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计卫舸说:“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同学们领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使学生们深入地了解河北文化,从而更加热爱河北,激发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随后,传统民间艺术在校园不断升温。目前,河北科技大学已成功引进了井陉拉花、常山战鼓、晋州官伞、昌黎地秧歌、二贵摔跤等二十余种河北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并成为大学的特色节目。

    2007年暑假,河北科技大学组织10个文化采风小分队,分别到邢台威县考察河北民间艺术———乱弹;到唐山学习唐山皮影;到隆尧县学习招子鼓等。该校团委书记徐永赞告诉笔者:“今年暑假,将组织十个左右实践小分队,分赴文化遗产所在地,进行调研或学习,除了以舞蹈、戏曲形式研习以外,还以文学的形式引进。如,文法学院汉语言、新闻学专业师生深入到民间故事之乡———藁城耿村,牛郎织女传说发源地———内丘县进行学习、采风,进行民间文学的挖掘、整理、保护工作。”这些民间艺术被引入大学课堂,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弘扬了传统文化。河北师大音乐学院与省民族民间保护中心联合成立“河北民间音乐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组织学生深入固安、安次等地民间古乐班社实地采风、调研,使学生大开眼界,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正如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江所说:“这不仅可以大大丰富我们的知识宝库,同时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积极有效的传承、保护方式。”

    大学生爱上民间艺术

    现在在大学校园里,参加社会实践,学习民间艺术,成了学生们的热门话题。“大学生不仅要向书本学习、向先生学习,还要向群众学习,从社会实践中学习”,省民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刘其印表示。2004年暑假,河北科技大学环境学院50名学生到常山战鼓发源地———曾参加过1990年亚运会开幕式演出的正定东杨庄战鼓队学习。一位井陉拉花代表队的成员说:“传统井陉拉花因地处山区,山高坡陡,形成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在表演拉花时,自己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也使自己得到了一种艺术的享受。”现在,河北科技大学已有民间艺术社团30余个,他们组织了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活动,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

    为迎接2007年“文化遗产日”的到来,河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魏力群教授对河北皮影戏相关知识进行了讲解,激发了大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了青年学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同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浙江:经济大发展 文化大繁荣
·下一篇文章:汨罗:以屈原文化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异彩纷呈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9j1.cn/news/news/086261629571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