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剑文化:锻造新一代神剑之子

砺剑文化:锻造新一代神剑之子


来源:解放军报  文章作者:曹慧民

郭振建 李兵峰 本报记者 曹慧民

 
undefined undefined

1200平方米的击剑馆“刀光剑影”,是锻造战斗品格,培养亮剑精神的好场所。于文宁摄

橄榄球运动在校园蓬勃兴起,一招一式彰显军中学子的勇猛顽强。剑锋摄

  

  砺剑,熔铸中华尚武文化

    创建于我国战略核力量形成初期,崛起于二炮部队跨越式发展新阶段的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历经50年厚重积淀和10多年精心打造,砺剑文化已蔚为壮观,形成具有鲜明兵种特色的模式和格局。

    “砺剑”一词出现在文化载体,最早源自该院一副普通的励志对联。

    1998年,时任一系主任王耀鹏,为激励学员刻苦学习、忠心报国,特约教研室教授韩怀仁撰写一副对联,要求内容既能鼓舞斗志,又能体现本系的专业特点。韩教授苦吟多日,拟出一联:“今日校园卧薪尝胆砺剑刃,来日疆场拉朽摧枯驭龙头”。对联红红火火挂在了大楼门前,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剑”,现代武器的民族性比喻。由此,火箭兵的精神世界里,熔铸了千载积淀的中华民族尚武文化。砺剑之“砺”,作为一种达到至高境界而淬炼、砥砺、锻造等过程的生动表达,使“砺剑”蕴含了丰厚的文化意蕴,而且充满动感,铿然有声。

    以后,“砺剑”成了校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2000年6月,学院将每年的毕业学员合成演练,命名为代号“砺剑——20××”,并确立了“博学笃志、砺剑图强”的校训,以“砺剑”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加以培育。

    这个战略导弹部队军官的摇篮,以集中反映我军优良传统、革命军人价值取向和军校办学理念的“砺剑文化”建校育人,培养出一批批新型高素质的优秀军事人才,其办学经验被中宣部、教育部、总政治部和团中央联合转发,学院被评为全军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

  走近“精神家园”

    感受砺剑文化,始于“砺剑园”。

    到学院的人,都要到这个标志性景观看一看。18米高的不锈钢雕塑《天箭》高耸入云,加之石雕《砺剑群英》的衬托,导弹部队高等学府的精、气、神,生动地凸现出来。

    “这是一个有灵魂的园子!”7年前还是这所学院学员的宣传处干事李亚红说。以砺剑园为中心,还有育才园、博学园、尚武园等6个园区,园里有园名、园记、园辞13篇,形式各不同,无一不出自师生之手。读之,朗朗上口,耐人寻味。

    李亚红的描述多少带有哲思:“这园子像一个优雅的思想者。如果你只读到优雅,而读不到思想,就未免太肤浅了。因为这是砺剑人的精神家园,正是有了砺剑文化的浸染,才有了这里四季的丰实与沉甸。一个没有灵魂的园子,和荒芜的废墟相差无几。”

    你想像不到,校园中的一树一石一亭,都有寓意深厚的名称和叙事铭物的诗辞赋记。这里只表一棵古桐:“碧桐发毫末,百年始参天。当道得筑路,伐去生遗憾。移到别处栽,恐伤根系残。故而留原处,蔚然成景观。树木殊非易,树人实更难。拳拳惜才心,厚望寄群贤。

    待细究之下,方知其中奥妙。此树与校同龄,风雨几十载,但由于长在路中央,修路时欲将其伐之。院领导亲自察看后,见其由毫末而合抱,成材不易,于是决定将古桐留在大道中央,路便围绕它而修。这棵桐树由此得名“惜才桐”,以此彰显爱才惜才之情。对树尚且如此,何况人乎?

    这让我们领悟:文化即把文明意识,化为现实。院校文化的脉动,即是由这涓涓细流汇聚而成。

    记录这座导弹学府历史变迁的院史馆馆藏,丰厚得像一座博物馆。校史首页是汉剑。学院院长冯政杰说:“任何文化都是在历史的沉积岩上建设的,院史馆‘留得住历史、看得见精神、触摸得到脉搏’,是砺剑文化最生动最具体的诠释。”

    融绿化、美化、文化于一体,以6大文化园区和院史馆为两大支撑的砺剑文化环境育人体系,润物无声,功效非凡。

  教育根植于爱

  砺剑与文化组合,还有另一番意思。5年前,一份学员入学问卷调查让学院领导不无忧虑。

    那是2003年9月,政治机关部门对新学员进行入学动机问卷调查。在“你为什么选择军校”一栏,不少学员回答“部队工作稳定,没有压力”。这些“各怀心思”的学员,就是日后掌握共和国长缨的战略导弹军官?

    入学教育第一课和毕业典礼,是面对军旗宣誓。绿草如茵的大操场上,数千名学员整齐列队,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们手握长缨,保家卫国是神圣责任,守卫和平是崇高使命……”文化营造出一种氛围,人被笼罩其中,显出坚定与英勇。

    学员们踏访昔日刘邦驻扎军队的古灞,参观展现秦时辉煌的兵马俑,在兵谏亭悼念爱国将领,感悟军人的使命与价值;在宝塔山举办“军校学员话人生”演讲会,在张思德纪念碑前重温军人誓词……一系列的主题文化活动,将爱国主义情愫和革命精神深深植入学员的心中。

    “鲁迅说‘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大学不只是学知识的殿堂,还应是树品德的高地。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全面的、完善的人,也才能心系国防、志存高远。”学院政委张东水如是说。

    一尊巨大的太白石,以无语印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至理。2003年,79级本科毕业生回校庆祝毕业20周年,恰逢砺剑文化建设进入热潮,239名学员慷慨捐资买下巨石敬赠母校,以报答母校的培育之恩。

    又一批学员临近毕业,到艰苦地方去的志愿书,早早飞到了各队党支部书记的案头,100%的毕业学员表示坚决服从组织分配。品学兼优、荣立三等功的毕业学员王立柱,递交志愿书时止不住热泪盈眶,他说:“4年的军校生活,让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文化工作课有味道

    13年前,这个学院率先在全军开设了《部队基层文化工作课》、《中国文化名篇导读》、《中外美术名作鉴赏》等30余门人文社科类课程,编写了《军营文化导论》、《连队文化工作手册》等10多部教材,从文、史、哲、艺几个方面构建完备的学科体系,提高学员的人文素养。

    这是一堂普通的文化工作课——《军旅歌曲欣赏与战斗精神培育》。年轻的女教员符瑶冰正和学员一起听一首俄语歌曲。没有几个同学能听懂歌词,但每个人都分明感受到旋律里的悲壮与不屈。

    “这首歌叫《神圣的战争》,是前苏联第一首反映卫国战争的歌曲,被誉为‘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它的创作背景是1941年6月22日,德国军队分三路入侵苏联……”

    “一首歌就是一堂政治课”,学院的每一堂文化课,不仅讲文化、讲歌曲,也讲历史、讲政治、讲精神。从事理工类教学和导弹专业教学的教员,也打破学科界限,想方设法扩大学员的视野。基础部数学教研室青年教员苏鑫,物理教研室青年教员王永庆,在课堂上经常给学员讲述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伟大科学家的奋斗历程,培养学员为军队事业贡献力量的抱负。

    人文教育让学员受益匪浅。在“直面艺术名人”座谈中,学员们纵论商周先秦文化精髓,畅谈汉唐盛世风云,点评当代文学思潮……2006年3月,中国“诗歌万里行”活动走进学院,与学员探讨诗与人生,作家和诗人们对学员表现出来的见识与学养赞叹有加。

  升腾的剑气、英雄气

    “这是我在军营里见到的第一个击剑馆。”

    刚刚从击剑馆参观出来的海军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杨秀晨说。“这里有剑气、英雄气!砺剑文化的核心在于以‘文化’砺剑,历练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未来战争中一柄柄锋利的剑。”

    几年前,学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看到格斗课上一些学员萎缩不前时愤然说道:“一个不敢亮剑的军人,怎能打导弹?!”

    必须让学员的血性、勇气在习武、精武中迸发出来。由此,击剑、格斗、橄榄球等对抗性运动在学院应运而生。几年后,学院研究生学员组成的足球队,参加驻地高校“研究生杯”足球比赛,他们在强手如林中闯入决赛,夺得冠军。一所地方高校教练说:“论足球技术,你们并不比我们强。但是,你们队员个个似猛虎,那股拼劲和杀气,是我们地方大学生比不了的。”

    在著名文化学家鲁恩·本尼迪《菊与刀》一书中,如此阐释刀剑文化:正如佩刀者应当负责使他身上的刀始终闪闪发亮一样,每个人必须将人自身比作刀剑,时时自我反省,拭去刀剑上的锈蚀。从这个意义上,刀剑并不只是攻击武器,而是自我完善的理想的人物比喻。以锤炼顽强意志、培养战斗精神为内容的战地文化新格局的形成,使军人精神和品格注入学员的思想和血脉。

    每到隆冬季节,该院都把学员拉到秦岭山下,进行综合演练。全副武装的学员,徒步趟过冰冷的河水。在5公里武装越野、健康心理行为强化训练、遭敌核生化袭击条件下的实装操作演练等军事课程中,他们总是选择恶劣的天气、复杂的情况摔打学员。

    无后勤保障野营拉练,几千名学员背负行囊,东渡黄河,南越秦岭。去年,在超过300公里的行程中,恰逢秋雨泛滥,茫茫秦岭,险象环生,滔滔黄河,骤变无常。历时7天的徒步行军,学员在艰苦磨砺中完善自我,铸造军魂,“走”出来的战斗精神和意志品质,成了学员日后克敌制胜的法宝。

    2006年7月,近300名毕业学员挺进高原,书写最后的毕业答卷——执行导弹实弹发射任务。

    “点火!”瞬间,导弹扶摇直上,飞向目标。几分钟后,靶场传来激动人心的消息:导弹准确命中目标!第二天,发射的第二枚导弹再次命中目标。两次发射,每一名号手、保障员、指挥员,都是清一色扛红肩牌的学员。


·上一篇文章:天津教育系统积极参与讨论《公约》和《守则》
·下一篇文章:补习学校贴出高分考生照片吸引复读生源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9j1.cn/news/news/0871118165556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