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年内将建200余所中小学

北京三年内将建200余所中小学


来源:京华时报  文章作者:张灵

  本报讯(记者张灵)记者昨天从市教委获悉,《北京市中小学建设三年发展规划(2012—2014年)》已获得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为应对新一轮小学入学高峰,本市未来三年将新建200余所中小学。

  小学入学三年后达高峰

  依据相关统计及各区县“十二五”规划对入学儿童的预测,到2014年,预计全市小学入学适龄儿童将由2011年的13万人左右增加到18万人左右,小学在校生总量将由68万人左右增加到84万人左右,之后几年仍将呈持续增长趋势。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学龄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外来人口持续增长和本市户籍人口出现周期性高峰。截至2011年秋季开学,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已达约47.8万人,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4.4万人,这给本市中小学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压力。

  三年内增200余所学校

  一方面是生源的骤增,另一方面学校占地面积呈逐年减少趋势。据统计,全市小学占地总面积由2001年的1851万平方米减少到2010年的1386万平方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全市人口分布的变化,原有中小学的布局已不能适应新的教育需求,呈现出结构性失衡。 

  针对这一现状,在未来三年中小学建设规划中,本市将统筹布局中小学教育资源。市教委表示,从人口统计情况看,学生数量激增的地区多位于城乡接合部和城市新区,新建学校也将主要分布在这两类地区。全市将建设中小学200余所,通过加大学校建设力度和挖掘现有学校潜力,预计新增学位基本能满足增加的入学需求。

  不再新增打工子弟学校

  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也将列入计划保障范畴。市教委表示,本市将启动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保障工程。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比例保持在70%以上。完善对已审批的民办学校扶持政策。出台解决目前79所未经审批学校的工作方案,确保不再新增。 

  本市将启动高中创新教育支撑条件建设工程,重点支持70所左右特色高中学校建设;开展100所左右优质同步课程资源应用的试点学校探索,通过多种传输途径和应用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2014年实现全市22所特教学校主要项目全部达标。重点支持100所随班就读学校建设资源教室。

  ■部分区县举措

  朝阳:8所新小学9月开学

  作为外来人口大区,朝阳区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朝阳区将通过新建学校和扩大班容的方法增加接收能力,积极应对新一轮小学入学高峰。目前学校每班学生数量为35人,今后班容将扩大为40人。今年9月,朝阳区将新开小学8所,同时完成12所招生热点小学的扩建工程,今年预计增加6000余个小学学位。 

  此外,朝阳区已在太阳宫地区引进了人大附中,在南磨房地区引进了黄冈中学,在平房地区引进了北京二中,在高碑店地区引进了厦门一中,在金盏地区引进了东北师大附中。今年9月,东北师大附中朝阳学校、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北京市新教育实验学校、北师大三帆中学朝阳学校4所引进校将正式开学。

  海淀:北部新区引入5名校

  记者从海淀区获悉,未来几年,海淀区将在北部新区引入清华附中、首师大附中、一零一中学、翠微小学、上地实验小学等5所优质中小学。 

  海淀区的北部主要包括西北旺、上庄、温泉和苏家坨四镇,海淀区教委负责人介绍,北部四镇原有的学校仅能满足当地居民的教育需求。随着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的建设,将会有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进驻。几十万科研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发展中备受关注的实际问题。为此,海淀区提出“十二五”期间农村地区教育质量达到城区平均水平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筑巢引凤”工程,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中小学校。


·上一篇文章:2012高考全国各大高校在京提档线汇总
·下一篇文章:毕业生期望月薪持续走低 博士生期望仅6千元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9j1.cn/news/news/12715154118030.htm